2023年高考历史封神2个小论文根本写不完文科生哭晕在厕所
2023年的高考已经过半,从目前23届学生的反馈来看,语文学科的难度不大,语文作文材料比较好理解,不容易写跑题。
和语文学科相比,数学学科的难度较大,但是和2022年相比较的话,还处于难度基准线上,不至于让考生们答不完题。
但是今年高考历史学科的难度却并不小,而且做题量比较大,不少考生表示险些没有答完试卷,还有考生表示两个小论文没写完就响铃了。
2023年高考历史封神,2个小论文根本写不完?文科生哭晕在厕所
随着教育领域的进步和发展,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在***用新高考模式进行高考。而且大部分的省份***用的都是新高考312模式进行考试。
所谓的312模式,就是除了必须要考的语文、数学还有英语学科之外,学生要先在物理和历史学科里面挑选一门学科,剩下的2门可以任选。简而言之,就是虽然在新高考模式下,学生们不再被分为传统的文科生和理科生了。
但是却依旧被分为历史类考生和物理类考生,从之后学生们的志愿填报来看,其实是还是依旧分文理的。
一般来说,文科生的本科录取分数线会比较高,因为文科生的考试难度相比较理科生来说较小。但是在历史学科考完之后,高考历史一举冲上热搜,不少文科生表示题都没有答完,哭晕在厕所。
选择题难度大,需要大量时间思考
从23届考生们的反馈来看,今年高考历史的难度真的儿不小,光是选择题的难度就比较大了,考生们为了选择题能拿到分数,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思考,这也导致后面题目的答题时间减少了很多。
和平时练习的有所不同,题型似乎创新了
还有考生表示,今年高考历史的题型和平时做的完全两个样子,比如说有的题让学生们去材料中找答案,还有一道题的答案似乎是一串数字,因为和以往不同,也让不少考生在写答案的时候有一些拿不准。
2个小论文题量太大,根本写不完
最让今年文科生们崩溃的是,今年文科历史有两道小论文题目,虽然整体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答题量比较大,需要较长的时间书写。
因为前面选择题的难度就已经不小了,学生们花在选择题上的时间也不少,所以导致给后面题型留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所以部分考生出现了响铃了但是依旧没有答完题目的情况。
从考生们的反馈来看,今年很多地区的历史试卷难度都不小,尤其是需要写两个小论文的地区,做题量也比较大,再加上题型有一些创新,确实是难为学生们了。
高考除了比拼知识储备和比拼心态,考生们要做到考完一科扔一科
目前高考已经过半了,学生们就现在要思考的是下一科,而不是已经考完的学科,虽然有的学科难度比较大,但是考完就已经是画上句号了。
而且高考除了要比拼学生们的知识储备量之外,还要考验学生们的心态,如果学生的心态不好,那么势必会影响下一科的考试。
所以希望考生们能做到考完一科扔一科,哪怕难度比较大也没有关系,你觉得难别人肯定也觉得难,如果大家的成绩都不是太理想,或者低分考生比较多的话,那么本科的录取分数线相对来说也会下降,所以学生们要放平心态,不要过于焦虑。
坚持考完最后几科,不要在中途对答案
不少考生考完试出了考场之后,迫切的想知道自己的考试成绩,但是这个时候考生们还没有全部考完,不建议大家马上对答案,如果考得好了还可以,能够树立自信心,对接下来的考试有积极正向的帮助。
但是如果考生对完答案发现自己的成绩并不理想,那么考试的心态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势必会影响接下来的考试状态。
所以学生们干脆等到所有学科都考完了,再到网上对答案,可以先预估一下自己的分数,也可以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要想,放松心态等待成绩的下发。
考试结束之后,学生们再思考其他也没有用了。而且高考看似是全国统一的考试,但是出道第还是省内的竞争,不管网上的考生们成绩如何,都不代表考生在本省的位次排名,所以在考试成绩没有出来之前,学生们不要过于焦虑。
今日话题:你觉得今年高考历史的难度大吗?
作为一名文科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作为一名文科生的体验就是:上课很容易,考试高分很难,知道的挺多,能用的几乎没有。
我在高中的时候就是一名文科生,对文科深有体会,上课的时候很有意思,无论是政治历史还是地理都感觉像是在听老师讲故事,可是考试的时候就比较痛苦了,先拿选择来说,他不像理科生算出来是多少就是多少,但是文科考试就是让你在AC或者BD之间徘徊到怀疑人生,做大题的时候你觉得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洋洋洒洒写了大半页可是大题的分数低到可怜。理科班的学霸理综能考到接近满分,可是文科班的学霸考到230就已经是接近极限了,关键还是文科班的录取分数线高处许多。还有在高二的时候要学业水平测试的时候,文科生考生物化学物理痛苦不堪,理科生考政治历史地理跟玩似的。
在大学的时候选了半文半理的会计专业,在别人眼里文科生能说能写,感觉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还不如人家会做高数题能做概率论和线代,而我们文科生就是连个概率论中最简单的概率论都不会的那种。还有人家理科生学高数是有基础的学,因为高中就接触过微积分,而我们文科生呢,只能是零基础开始学习高数。
但作为一名文科生我也不后悔。学了历史我们以史明智,学了政治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经济社会和法治社会,学了地理我们知道了我们大中国美如画。我是一名文科生,我痛苦过但是从未后悔过,我是文科生,我骄傲!
我是一名文科生,现在我们已经要进入高考一轮复习阶段了。我现在的水平是语文80分,数学60分,英语90分...
学习需要靠自己下狠心,高三哪有不苦的?对,我们的确可以一觉睡到六点半,可是这样早上时间未免太浪费了。我说过了,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法,不能盲目听信我的,你的作息时间只有自己才探索得出来。有时候12点睡第二天就是困,有时候12点半睡第二天就是不困,人的生物钟不同,要自己去摸索,我有一个同学她说她生物钟就是晚上11点45睡觉,有时候11点半睡觉第二天精神就不好,所以说,生物钟每个人都不同。
第二,选择题错得多因为你基础不好,书本知识不牢。你把课本知识都记好了,理解自然会跟上去。我们学校早读半小时,我每天六点到学校增加一个小时早读,每天比别人多一小时,收获一定不简单。早上读什么?要自己有***安排。例如,今早我要用一个早读背完三课历史。这就是收获了。自己安排去吧,我只能说这么多了,剩下靠自己,学习方向只有自己才能掌握。
数学。错题本是要有的,我说了摘抄的题目要有代表性。还有,有时候考试完了后很多人评价完就把试卷扔一边了,我告诉你这绝对是错误做法!你什么都可以不要,你必须保留你的每次数学考试试卷,尤其是大型统考试卷。你要是懒得抄,你就直接把它裁下来贴到错题本上,这个方法快准狠,我很多同学都这样。数学作业每天都必须完成,作业写不完老师评讲时你等于白来,只有自己写了,思考了,才知道自己错哪了,方法哪不对了,有什么知识漏洞,这样才会慢慢改进的。所以我一再强调,听课,很重要很重要!我说了,你可以上一堂课睡觉,但一到数学课你必须起来听!有时候数学老师开个玩笑说不定就是知识点,必须带着求学敢问的心态!
英语第一关键,单词。单词是硬骨头,不下功夫是不行的。
第二,阅读理解。
这个经验我最多了。第一步骤,看阅读理解下面的问题,这样对文章大概要说什么有个了解,而且又能有针对性解题。不要急着看ABCD选项,这样你会看了前面忘了后面的,看题目要快速,因为你本来就对文章不熟,你要是看得慢容易忘记前面看的,这时候考你的瞬时记忆能力了。对了,文章最后一个问题一般是:文章起个合适的题目?本文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如果是这种概括性的题目就不用看,等文章都看完再做最后一题,因为最后一问看了也白搭,因为只是看提问,所以最后一问一般给不了你有效信息。必须等文章看完再做。
然后开始读文章,不要一个字一个字使劲看,笔要跟着眼睛扫过试卷,重点词(跟题目中出现的词一样的)最好作个小记号,看不懂的一定要,跳!
考试的时候要百分百投入,知道吗,千万不能走神的。
平时怎么训练自己?我也是被老师训练出来的,简单的阅读理解3分钟,难的阅读理解6分钟。记住,平时训练的时候看好手表,计算好时间。我刚开始是这样要求自己的,5分钟内把一篇做完,一定要做完,先不能优保证正确率了,我得先训练自己的速度和做题感觉,有时候四个选项我错三个呢,不过最重要的是不灰心,毕竟刚开始训练总是难的。当你觉得你的眼睛可以一行一行地跟上你的笔扫文章的速度时,你就成功一大半了,这时你要追求准确率了。做错的题先别看答案解析,自己再细细读一遍,知道自己错在哪,为什么要选这个答案而不选那个,这些都要好好斟酌的。我说得简单,却都要靠你们自己去用功去刻苦。记住,阅读理解每天至少两篇,一天不写就会手生,要每天都训练,一天都不能耽搁。
训练阅读理解你可以买一本资料(全是阅读理解加完型填空),每天晚上一回家什么都别干,先训练两篇再说,当然了,你要用心对待这件事才行的。不过你也可以不买资料,因为高三复习资料多了去了,就怕你做不完。买了的同学持之以恒地训练自己,没效果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不用心。
历史靠背,真的,必须背!你背熟了知识点自然就熟悉了,我那时候真是埋头苦背啊!历史有很多小知识,课本上的拐拐角角都可能是考点!另外,笔记记在书上,千万别再开个本子,历史背书本来就是要结合笔记一起背的,如果你再开个笔记本,这样背书时还拿笔记本出来翻,麻烦死了!我高一时就这样,没把我给累死,老师报一句我就记一句,速度又慢,因为有时候老师是针对课本某一句话作出解释的,所以额外开本子真不好。我高二又花了很长时间把笔记又腾回课本了,虽然走了弯路,但找到了方法也不亏!历史要做作业,多做选择题,大题目可做可不做,反正我没做。大题目就是你背的笔记,有时不过转个弯罢了!不懂多问老师,然后理解会深刻许多。问题目有什么好处,首先弄懂了你问的知识点,说不定还能打通一条链的知识点,赚大了,师资就在那,不问就亏大了!还有,高考出题是非常严谨的,选择题每个选项字数都一样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就想想,一个正确的答案要讲得详细又完美又要浓缩在那么短的选项中,那么,正确答案一定是非常具有概括性的,***如A能概括B,答案一般就是A。历史政治选择题一般可以直接排除一个***的选项,什么一定怎样肯定怎样,这样的必错无疑,万事无绝对嘛。
哲学是最最最简单的,只要把框架记住了,答题模式:原理+方***+结合材料。经济学是四本书知识点最细的,出题变化大,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背下来就可以了,题目出得比较死。记住大题目答案一般不超过6点,不少于3点,老师最烦就是看到写了七八点的,多数不得分的。还有,最好别重复一个知识点,例如:第一点写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第二点就别写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因。是的,你写的是没错,可是你写的第二点不就是第一点的内容吗?你根本不需要解释,同一个知识点答最主要的,其他的能省就省,你看过高考标准答案没有?多简洁!老师反而觉得你底子弱。所以,你们有政治复习资料上常常有例题,你们可以多看看,甚至裁下来贴在课本上,每次背书时候顺便看看它,看多了便领悟了,以后就学会答题追求精而不是多了。经济学真的有很多小知识,我问你,购买国债是治理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的?我简单跟你说说,只是举个例子,以后这种小知识点多了去了。通货膨胀=经济过热,老百姓都要花钱买东西,这时候国家要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控制老百姓的钱,让经济降温,于是就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利息),银行利息高了大家自然会去存钱的,这样就达到目的了。你想想,购买国债,通俗地说就是让大家把钱借给国家,这样一来市场上钱就少了,我高三就理解到这里,我觉得买国债是治理通货膨胀的,但你知道吗,我问了老师才知道,虽然个人的钱借出去了个人消费少了,但是!国家拿着你借的钱发挥着更大的经济效益让市场升温,所以,买国债是治理通货紧缩的手段。这个道理你不问老师你能懂吗?
所以,你要做的还有你要学的多着呢!政治选择题要大量做,大题主要参考学习例题的自己能跟着运用就成了。
地理我的方法就是上课把老师所说的都听懂,要多找练习做必修一计算题!学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时候要记地图了,常常不看地图,在草稿纸上画地图,标个大概经纬度,然后跟实图比较看差多少。这样训练自己,时间久了就可以做到心中有图,考试时就可以信手捻来了。地理笔记本很重要了,请参考我发的图片中,我都是多总结的,例如:区域发展的优势;英国为什么不适合种水稻;判断该地气候原因分析……有时候甚至把重要的地图某部分贴在本子上,例如我买的是地图书,我对南美洲不熟悉,***脆在地图书上找一个图片小点的南美洲贴上去,因为我平时看笔记本比较多。你如果常常翻地图书,就别像我一样啦!
晚上12点睡觉,5点半起床,六点准时到校读书背书,每次我都全班第一个到班级。中午别人放学了,我在教室写半个小时英语(训练阅读理解两篇和反思),然后去食堂没人跟我挤。午休保证一小时。你不午休晚自习真的很难全神贯注,记住,你午睡是为了下午的课和高效率的晚自习。周六晚上不上课,我就去约会啦~~楼主谈了三年恋爱,不管你们谈不谈,不要影响学习就好。周日下午和同学在空荡荡的班级数学比赛,就是我提到的两个人买同一套试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交换打分。一周有两到三天在宿舍里和室友英语比赛,写英语卷。作息就是这样的。
嗯,说到谈恋爱,大家最好别谈,但万一真谈了真的不想分开了,那就双双奋斗考大学吧!关键是两个人都得爱学习,我家内位和我差不多用功,我常常有烦恼他都能开导我。所以嘛,谈恋爱不一定是坏事。剩下的路靠你们自己啦!记住,少上网,少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