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差不配参加中考 班主任暗示初三学生弃考 情况属实
江西某中学学生疑似被老师要求弃考,这事不仅让家长和学生们感到和失望,也让我们对教育的质量和师生关系产生了深思。
为何升学率真的要这么做吗?
教师应该是尊重学生学习权利的人,而不是剥夺他们的权利。学生参加中考是他们的权利,这不应该受到任何人的限制。班主任的做法不仅极度不负责任,也有悖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在成为学生成为一个成年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个***表明,我们需要更好地监管教师的行为,保护学生的权益,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合理公正的环境下接受教育。班主任否认此事,并不能平息学生和家长的愤怒。相反,他只会加深学生们对教育体系和教师当局的不信任。
没想到初中就开始这么卷,那些学习差的只配进入职业学校?
身为老师理应支持学生参与人生大考,更应当以学生前途为关注重点,然而部分老师为何要求学生弃考,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而且此类现象在初中阶段普遍,只有老师个人要求还是学校要求,又有何目的?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观念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老师歧视,然而学生成绩差并不是怂恿他弃考的理由,决定权依旧掌握在他的手中,老师如此做法实在太不负责任。然而老师怂恿学生弃考真的就那么简单么?
也许是学校的考核牵引或管理层就是这样要求的,成绩差同学可不能影响他们的升官发财?!
初三学生即将中考,但学校里的老师劝成绩一般的学生放弃中考,应该怎么办?
劝学生放弃中考,是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为了漂亮的数据而作***,教育初心何在?以前在我们中考的时候,会提前一两个月进行毕业会考,在这次考试中,会有将近半数的同学提前毕业,或者进入社会,或者进入职业学校,职业高中就读。剩下来的就是学校,老师心目中有希望考上高中的?苗子?。这些***选手会根据成绩重新排班,安排精兵强将进行加强版练习。
因为事先就有一筛选的过程,所以学校升学率的数据就会好看一点,这在以前应该是是比较普遍的做法。
现在初中的毕业会考制度已经取消,没有了通过考试筛选的关口,但是还是有的学校,尤其是农村学校,会对学生和家长进行劝说,劝他们自行放弃中考,去读技校或者职业高中。一方面,老师介绍学生就读技校是有提成的,一方面也是为了学校的升学率。
在农村中学,不少野鸡技校通过老师招生,老师劝说学生放弃中考,就读技校。学生,家长相信老师,结果白白浪费时间和金钱。在中考临近之时,有些老师会?热心?介绍一些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去就读技校,跟家长说的天花乱坠,什么就业,什么专业,什么技能等等。
家长出于对老师的信任,把孩子送到技校,结果跟介绍的情况大相径庭,学校大多没什么资质,而且专业也是很应付,至于说什么推荐就业不过是安排去工厂打工而已。等家长发现上了当,时间,金钱都浪费了,悔之晚矣。
这样唯利是图的老师应该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为了蝇头小利,置学生前途于不顾!现实中,这种老师还不少,尤其在乡镇中学,位技校招生都快成为某些老师的主业了。
总结语:作为老师,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了教育的初衷,教育是为了人的发展,而不是好看的数据,也不是为了眼前的小利。相比起补课的老师,这种热衷为野鸡学校招生谋利的老师对老师形象损害更大!
又到了中考报名时,老师是否有权不允许“差生”参加中考?
没有谁能剥夺学生中考的权利?但现实生活中,变向不让学生参加中考的现象的确存在。只能说这是有学校和老师的功利思想在作怪。
前几天刚刚收到一位朋友的求助,他的孩子今年正读初三,三月初学校进行中考报名,他说孩子的班主任老师不让孩子中考报名,而且他孩子是第四个不让中考的学生。
虽然他是这么说,但我明白老师不会强制性地不让孩子参加中考,一定是他孩子成绩不好,现在又正是中职学校春季招生的时候,老师肯定是不遗余力地做他孩子的工作,让他参加中职的春季招生。
于是我告诉他,从政策层面,每一位初中毕业生都有权利参加中考,而且现在大部分地区的中考都是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两考合一。从这个角度,考生需要参加中考并成绩合格才算正式初中毕业。
但是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就一直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从政策层面规定高中招生录取,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招生比例要相当,甚至有地方已经严格执行“普职比”1:1的规定。为了能让更多的学生就读职业高中,国家规定职业学校可以进行春季招生。
开展职业高中春季招生,让各初中学校通过宣传引导成绩较差的同学不参加中考提前进入职业高中就读,这是符合政策的。但这也有一个最大的前提,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所以只要自己并不想,完成是可以而且也应该参加中考的。
但是多年来,我经常会收到类似的求助或咨询,网络中也时常能看到这种抱怨。也就是说每年中考前,有学生“被自愿”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为什么会有学生“被自愿”,这就是开篇我所说的功利思想在作祟。
从班主任老师的角度,让更多成绩差一些的学生不参加中考,自己所带学生中考整体成绩就会更好,自己就可以在学校的考核评比中获利。
而且在职业学校招生不规范的今天,老师做一个学生工作去读职业高中,老师所获得的有偿招生的费用比一个学生考普通高中要实惠得多。
因此现很多地方出现了一个极其恶劣的现象,在初中学校中所带班级考得越差的老师,所获得的收益越多。这种乱象严重影响了初中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对于学校来说,同样的道理,不参加中考的成绩差同学越多,学校升学率越高,在主管部门考核评比中也越得利,校长脸上也更有光。因此学校也会鼓励教师做更多的工作让这些学生不参加中考。
而对于主管部门来说,为完成每年普职比相当的标准规定,也会不断向初中学校加压,给职业学校招生开方便之门。
因此不少地方出现了一种可以说扰乱各初中教学秩序的现象,一到初三的下学期,各职业学校到初中学校去招生宣传的络绎不绝。
客观来说,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中考也不能考取普通高中,要想再有学习机会也不得不选择职高。但强制性或者通过不断“忽悠”让学生不参加中考,从情感上很多家长无法接受。
甚至有学校或老师在学生并没有选择上职业学校时还不让学生参加中考,那情况更加恶劣。
发展职业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但要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欣然接受职业教育,还得从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着手。当教育走上功利化的道理,教育就偏离了跑道。
孩子上初三了学习成绩差,被老师劝退合理吗?
有位家长在网上发信息说:今天去开家长会,老师直接发了职业高中的通知书,孩子初三下学期不用上了,请问学校这种行为合理吗?
“赢在高三”老师是90年代上的初中,那个时候就有这种现象,到了初三,一些学习差、调皮的学生会被老师劝退,而这些学生本来也不想上,家长也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期望,所以一拍即合,几个班的学生最后还剩下一个班,就这样最后考上高中的也只有6个人。
这种被老师劝退的现象,在有些乡镇中学,更加严重,今年,山东省教育厅还专门发文制止这种现象,这也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
作为老师,学生的成绩和成长就是对老师的回报,为何老师会劝退学生?
第一、为了利益,劝学生上职高
无利不起早!老师劝学生去职高,往往不是或者不主要是为了学生的前途着想,而是因为某些职高为了招生,会给初中班主任一些介绍费,据说很多地方给的价还很高。
这种情况不仅在职高有,去高中也有。有个地区,“招生大战”激烈时,某些高中学校会用一些***的手段截留学生,其中一个方式就是给初三班主任介绍费。
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去职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因为很多职高的名声太坏,家长不敢把还是送过去,即便是国家鼓励学生去职高,给学生补贴,家长也更加愿意让孩子上高中, 哪怕是最差的高中,也不愿送到职高,这个没有办法,也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得了的。
第二、为了升学率,劝退学生
如果不是劝学生去职高,而是把学生劝退,那么主要原因就是为了学校的升学率了。很多考学无望的初中生,不仅自己不学习,还会破坏班级学习氛围,给老师的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如果能把这些学生劝退,对学校来说也是一个好事,但是这不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
另外,有些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也要求老师劝退不想学习的学生,这些学生不报名参加中考,学校的升学率自然也就是上去了。
对于成绩差的学生,硬生生熬到中考结束,其实也是很受罪的,但是考多少那是一个问题,作为老师,没有权利剥夺学生考试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