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放榜了学生和家长如何调节心态
高考放榜了,学生和家长如何调节心态?一起来看看金山区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张宴萍怎么说……
高考放榜,带着激动、忐忑、紧张的心情点开成绩,总会几家欢喜几家惆怅。如愿者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失意者沮丧难过,心生悲伤。高考放榜后的特殊阶段,考生和家长们该如何度过这段特殊时期呢?
一、合理认知平和看待
人生处处有转折,高考只是其中一个。这虽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场考试,是进入高校的门票,但它也仅仅是一场考试,一张门票。避免出现灾难性的认知,比如“如果没有考上某某大学,我肯定就完蛋了”“我一定要考上大学,才能有美好的未来,否则我人生就……”夸大考试结果对未来的负面影响。事实上,没能走进理想的大学,也并不代表人生就失去了意义或者人生的失败。
二、接纳情绪合理释放
成绩放榜,意味着高考分数已成事实。对于成绩落差较大的学生和家长,接受事实并不轻松和容易。所以请允许自己有悲伤难过,出现短时的负面情绪是很正常的。给自己一点时间,去合理释放和表达自己的失落。父母也请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共同应对高考成绩带来的压力与挫折。避免较长时间地自怨自艾、相互埋怨、指责、后悔、转移愤怒给他人等,这可能会损害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
三、聚焦当下面向未来
适当整理自己的情绪后,我们去看看当下的每一步。对于现有成绩很不满意的同学,你想复读吗?如果你综合思考后可以,那你的当下就是收拾心情、整理行装,对高考之路进行总结并准备重走一次!对于不想复读的同学,当下最重要的就是填报志愿!有人说,高考考得好,不如志愿报得好。分数要转化为录取通知书,才是真正拿到大学的入场券。学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既要综合思考学生“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也要搜集适合学生分数排位的院校与专业,再借鉴各种填报志愿的技巧,完成志愿填报。在填报志愿这件事上,学生和家长角色定位要清晰,学生为主,家长为辅。
高考,是人生一场难得的历练
是在这里颓废下去?还是在这里爬起来,突破自己获得成长,走向更高更远?选择权就在你手里。相信你已经有答案了。
如果觉得很难度过,请至正规心理服务机构,获得专业的心理支持。
资料:区卫健委编辑|干钰琼
责编|俞萝寅俞岚婷
高考之后,家长如何调整心态?
一、防止高考成绩的过分关注
说起“ 防止对高考成绩的过分关注” ,应当分为两方面:
1.防止孩子对高考成绩过分关注。众所周知,孩子作为考生,付诸了十几年努力,又经过紧张的备战,难免考后会极其在意自己的考场发挥,诸如考后不断分析考卷考题得分情况,考场临时发挥小失误、对成绩能否上线没有把握等,总之种种心态上产生煎熬焦虑,进而给予自己无形中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就容易导致孩子他们想不开或走极端,每年都有一定***悲剧事故源于此。
2.防止父母对高考成绩过分关注。作为传统的应试大国,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可谓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的心血,我们家长算是时刻紧张于关切于孩子们的高考成绩结果。只是在高考落幕之后,父母切忌过分关注关注成绩,譬如动辄询问孩子考的怎么样,感觉考试的成绩如何等等,这都会给予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二、督促孩子平衡作息、***与运动
十多年寒窗苦读,一旦高考结束走出考场,无论成绩好坏都会有一种被“ 解放” 的感觉,这也容易使得孩子他们容易产生放纵心理,他们极其容易在高考之后,沉沦于迷离于游戏、***、***剧等等。
我们父母在这个时候,往往也有种补偿心理,觉得孩子苦了这么多年,高考终于结束了,会内心上希望他们好好玩一玩,对考生往日的限制会取消,对他们的行为作息不再设限。这不是好父母应该做的,好的父母在高考结束之后,也应该督促孩子平衡作息、***与运动。避免孩子染上不良作息习惯,也有的考生沉迷***歧途,乃至发生一些乐极生悲的人身安全事故。
三、引导孩子继续读书、学习与成长
高考落幕之后,好的父母应该更加注重教育孩子,引导孩子继续读书、学习与成长。 因为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读书很苦,但不读书的人生会更苦;读书、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很累,但惟有此时拼尽全力,人生才有真正选择的权利。
高考后如何调节情绪
不妨学点儿技能
无论中考生还是高考生,寒窗苦读数年,终于跨过人生的重要节点后,高度紧张的心态突然松弛,很多人选择上网打游戏、追剧、聚餐等方式玩乐,作息时间可能变得毫无规律,甚至通宵达旦。
“这时候孩子们的状态,就像一只充满气的气球突然松开口,会在空中乱飞。”宋少卫说,每年中高考结束后,都会有一些考生因为过度“放飞自我”而出现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问题,甚至影响健康,“近几年我们经常会在新闻报道中看到,考生考后连续通宵玩网游导致视网膜破裂等消息,其实这都是一种过度放纵的心理驱使的,当孩子们的体能被消耗殆尽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问题。”
对于中高考后的这段时期,考生们即使没有学业的负担,也需要合理的安排和规划,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制定一个***期***,“考后可以有一段完全放松的时间,但这种放松并不是没有正常生理习惯的放纵。”宋少卫建议,考生们不妨利用近三个月的超长***期学习一些技能,“可以是自己想学的一个运动项目、一件乐器,或者是给家人做一顿营养早餐,培养兴趣、养成生活技能的同时,还可以做个‘时尚博主’,用博客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困惑2 志愿填报听谁的?
■建议
家长不要一味地“安排”
高考之后,志愿填报是每个考生家庭的头等大事,选择大学志愿时,家长的考虑更务实,考生则更多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在理性和感性的碰撞之间,不少家长和孩子容易产生分歧。
有这样一个男生,从小喜欢画画,在学习过程中又对桥梁产生了浓厚兴趣,高考的理想目标是报考同济大学的建筑系,然而最终的高考成绩与预期分数相比稍低了一点儿。男生的父母希望他能留在北京读书,按照父母安排好的道路上学、工作。但是这名男生却执意选择了京外的一所“名气不大”的大学,给出的理由也有理有据:这所大学建筑系的桥梁专业在全国排名领先。双方产生了较大的争执。宋少卫说,在他看来,孩子有自己明确的想法是件好事,因为步入大学就意味着他们的半只脚已经踏入了社会,需要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做考虑,而这名男生非常清楚自己的兴趣和志向,也为自己确立了大学阶段的奋斗目标,“当这名男生向家长明确表示,自己会在本科阶段继续努力学习,研究生一定要去同济大学或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时,家长其实很高兴,也认同了孩子的想法。”
当家长和孩子在填报志愿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和矛盾时,首先要稳定情绪,不要为了斗气而互相攻击;双方要彼此尊重,心平气和地讲出各自的观点,家长和孩子可以把分数、兴趣、地域等因素都纳入填报志愿的考量范围,给它们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综合考虑,最终得出结论。“如果孩子的目标明确合理,家长要学会适度放手,尊重孩子的意愿,而不是一味地‘安排’;但如果孩子的想法很盲目,甚至是因为一个非决定性因素,比如有的学生和男(女)朋友约定好要上同一所大学,但自己的分数可以上更好的学校,还有的学生和同学打赌只报一个志愿学校等,这时候,家长需要针对孩子做出选择的价值观,给他们一些侧面的建议。”
困惑3 分数不理想心态咋调整?
■建议
给自己一些正向心理暗示
高考放榜后,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考生超常发挥,成为“黑马”,也有考生发挥失常,成绩并不理想。在长期的青少年心理研究工作中,宋少卫总结了一个“高考成绩公式”,他说:“最终的考试成绩其实受到考生的实际水平、考题适应性、临场心理发挥、选择题盲答偶然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考生反映超常发挥或发挥失常,其实是很常见的现象。”
成绩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目标的考生,应该如何调整好心态?宋少卫认为,考生们要给自己一些正向的心理暗示,“虽然考试缺少的分数,没有让你考上自己最理想的大学,但是可以将它看作是在引导去遇见人生中注定遇到的人,经历影响自己一生的事,这条人生轨迹里一定有更美的风景。”
对于有复读想法的考生,宋少卫建议要综合考虑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慎重做出决定。他曾接待过一名复读了两年的考生,“他的目标特别明确,就是要考北大,第一年高考成绩距北大的分数线只差2分,复读后第二年成绩差了1分,而第三年成绩差了5分,这个孩子的心态完全崩了。”宋少卫说,其实选择复读意味着考生和自己的家庭都要面对很大的挑战和压力,而且每一次考试都存在不确定性,考生考题的适应性、临场心理发挥等因素都会变动。
高考之后考生是否要立刻放松?作为家长如何帮孩子调整考后心态?
高考之后考生是否要立刻放松?作为家长如何帮孩子调整考后心态?
高考结束了迎来的是等待,这个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过度放纵自己,或者过度焦虑,也有过度自责的等等。……这些,成为了高考过后不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们更加关注的话题。
第一,宽容不放纵,陪伴多交流。
高考结束当天,很多学生就决定玩个通宵,吃烧烤,又喝啤酒,然后是K歌。再说学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吧。家长也由考前的“严格监管”变为“宽容放纵”,认为孩子备考阶段非常辛苦,考完后应该彻底放松了。
考试结束后,每一个考生的未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产生焦虑。面对焦虑,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排解方式,有的选择和 同学在一起聚会玩乐,有的选择在家里闷头大睡。作为父母,首先要允许孩子选择他们排解焦虑的方式,不要刻意阻挠。当然,这种宽容不是无限度的放纵,事实 上,大多数孩子都明白,接下来还有填志愿为上大学做准备等等事要做,也不会无度。这时候父母还需要抽时间陪陪孩子,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愿望。
第二,运动,爬山,健身。
高考结束,总有许多同学会想我能考多少分?我会考上吗?高考结束后,很多学生也会这样忐忑不安,对自己的成绩充满期待,总体感觉自己发挥正常,会考个不错的学校,但又很担心自己万一失利,很想立马就知道成绩,又害怕知道,实在是心中没底,加上家长和亲戚不断过问考得怎么样,让人越发焦虑、烦躁,严重的时候晚上还会失眠,觉得这段时间真难熬。
这是一种常见的考后焦虑型心理,许多考生在考后会出现这种患得患失的状况,尤其是在等待放榜的日子里,这种不确定性让考生 更加焦虑。建议考生对分数尧自我和未来要正确认知。要学会自我放松,分散注意力,比如可以听音乐尧打球,与三五好友结伴做一些户外运动,找同学好友倾吐自 己心中的烦恼等等。高考成绩固然重要,孩子的身心健康更重要,作为考生家长,首先必须摆正自己的心态,无论孩子考得怎么样,都应该帮助孩子调整心态,不要 过多盘问。
第三,别自责,放开心去玩耍。
“肯定考砸了,没希望了!”有些认为自己考试失利的考生,考试结束后便背上了一种心理负担。尤其是平时成绩太好的,会责备自己平时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 他们整天郁郁寡欢,觉得对不起父母,无颜见老师、同学,甚至把自己关在房里,一呆就是半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觉得自己前途暗淡。
这是一种茫然型心理,持续了十多年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被改变,许多考生从原来紧张的高考学习中一下子放松下来后,会出现一段真空状态。随着压力的 释放会有相当一部分考生产生一种虚无,无所适从的感觉,尤其高考后父母对自己的生活学习要求的变化也会加大学习的无方向感。这时父母应当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运动,引导孩子交往,避免无事可做加剧这种虚无的情绪。考生可以用这段时间来做一些自己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去做的事,比如说与同学结伴出游等,趁机 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为随后的填报志愿做准备。
高三孩子家长如何调整心态
高三一年中家长的一举一动对于孩子的备考都是至关重要的,高考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战斗。那么,高三家长怎么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孩子家长如何调整心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高三孩子家长如何调整心态
1、高三一年中家长的心态往往会影响着孩子的心态,家长的心态要平和有自信,孩子也要表现的轻松乐观,家长如果急躁、不安、紧张,那么孩子就更会焦急和忧虑。因此家长就更需要以平常心来对待高考,哪怕高考对于你们家庭是非常非常的重要。
2、家长要把家长看成孩子成长必经之路,是孩子的心里素质提升、科学 文化 素质提升的一个难得的机会,通过高三一年的应考准备,高考的检验,都是锻炼孩子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机会。如果家长能够这样的看待和处理,那么,家长就能心平气和的看待孩子的高考,孩子也就会少很多压力。
3、创造安静的复习环境
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的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的心情烦躁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在这里需要提示家长的是,在孩子高考备考的阶段尽量少会客,最好不会客,如果实在不得不会客,那么最好是在家庭以外进行,不要在家里进行。
4、督促孩子的***与运动
高考前夕,孩子在家复习的时候大部分都是非常用功的,可能一做题就是一上午或是一下午,优势可能会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会影响心情,也会影响复习效率。在这个时候,家长要适当的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松运动。
5、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高考前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心里的话,心里的苦恼都说出来,说出来的过程就是心里调节成功的一半。当然,高考前家长和孩子沟通也要讲究时间、地点,不要在孩子复习功课的时候进去就聊上几句。
6、不要过分关注孩子
有些家长会在高三过分的关注孩子,孩子在复习功课的时候一会给孩子冲杯牛奶,一会过去给孩子送点水果或是其他吃的,甚至有的家长干脆就在孩子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反而会让孩子产生巨大的心里压力,孩子心里总是会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的关心...
二.高考前怎么调整孩子心态
1、充分利用 春节 的节日气氛
春节象征着春天的到来,意味着祥和温馨,人们在春节里相互祝福。这些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各种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对节日气氛的烘托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一个人在大环境、大背景欢乐的气氛中,自然也会受到它的影响。因此家长要抓住这个喜庆的时机,适当地引导孩子体验节日的欢乐,感受节日的阳光,充分利用社会心态、社会心理的感染和暗示,使孩子愉快起来。
家长不要在寒***里,特别是春节里死盯着孩子,每天复习10个小时实在是没有必要。特别是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一定让孩子少看点书,既要抓空复习,也要用一部分时间去放松,从压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拾起蓬勃的信心。
2、营造温馨、安静的学习心理气氛
***期里,特别是春节期间,拜年、串门的人要多一些,要帮助孩子在这个气氛中扫除压抑心态。但是同时又要帮他控制分寸,要有限度,不能整天人来人往、电话不断。
3、尽量让孩子倾诉苦衷
高三上学期的紧张学习生活会给孩子造成郁闷、焦急、烦躁甚至委屈等心态。孩子在寒***里,特别是在春节期间与家人交谈、与朋友交谈时,要引导孩子尽量把自己的苦衷倾诉出来。我的 经验 是,轻度的心理问题只要倾诉出来就能好上一半。
高三孩子家长如何调整心态相关 文章 :
★ 高三学生如何调整心态才能正确面对考试成绩的起伏
★ 怎么做好一个高三学生家长
★ 高三压力大如何调整心态
★ 2020高三学生心态怎么调整
★ 高考复习冲刺阶段,家长如何帮助考生减轻心理压力
★ 高三生如何调整心态面对高考,做到高效复习?
★ 高三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坚强后盾
★ 高三学生高考调节心态的方法
★ 高三学生态度怎么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