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2023高考预警信息注意这几点让你高考无忧
高考是广大学子人生中的一次大考,是一个决定着学生成就的重要时刻。在这个时刻,考生和家长的内心必然是十分紧张的,因为考生的考试成绩将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前途和切身利益。然而,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一些不法分子却受经济利益驱使,散播涉考虚***信息、贩卖制造焦虑,甚至实施***、诱导考生***。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考试招生秩序,严重损害了考生的利益。
为了保护广大考生的利益,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做到诚信考试。具体来说,大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谨防虚***信息。一些不法分子会在社交网络平台、公共场所张贴虚***广告,或通过微信、短信等方式发送虚***信息,诱导考生浪费时间、金钱和精力,或者制造虚***心理压力,让考生感到惊恐、紧张。考生和家长在收到这些信息时,必须理智分析,不要轻信其真实性,保持冷静,以防上当受骗。
其次,切勿参加非法培训。一些不法机构和个人诱导考生参加高价培训班,并以模拟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这种情况下,考生需要支付高额的学费和参加费用,但所获得的教育***质量和考试信誉都无法保证。在此,我们呼吁广大考生和家长,切勿参加非法培训,选择正规的教育机构,以确保高质量的教育和考试服务。
最后,坚守诚信原则。高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考生和家长应该坚守诚信原则,遵守考试规则,以确保原本应有的成绩体现出来。应该在考试前充分准备,不要使用任何非法手段,不要***,遵守考试纪律。
为了让考生和家长更好的规避高考***、虚***制造成绩等问题,教育部正在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广大考生和家长应提高警惕,勇于举报侵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都应该加强法制监管,营造规范稳定的考试招生环境。
总之,面对高考这个重要的时刻,我们应该保持理智、冷静,并坚守诚信原则。我们期望能够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为考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考试招生环境,让优秀的学子脱颖而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由知否青年说综合自@中国青年网、教育部官方网站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3年高考开始时间
6月7日至8日。
2023年全国高考于2023年6月7日至8日举行,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
2023年1月11日,《教育部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印发;同时发布了《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对考生电子档案、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考试和录取都做了详细规定。?
2023年5月9日,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会于召开,全面动员部署做好2023年高考工作。据悉,防范手机***是2023年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要强化综合治理,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
2023年6月2日,教育部统一公布了教育部以及各省(区、市)2023年的高考举报电话,欢迎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及时举报反映涉及2023年高考的问题线索。教育部及各省(区、市)将会同有关部门根据举报线索第一时间核查处理,坚决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6月4日,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考生诚信考试,谨防受骗。6月5日,为更好地帮助广大考生了解考试的注意事项,教育部发布2023年高考十问十答。
教育部关于2023高考的规定
教育部关于2023高考的新规定,详细介绍如下:
1、2023年高考起,浙江省语文数学和外语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山东省往年被专项***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报考资格,江西省部分民族村及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不再加分,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于2023年6月7日8日举行。
2、2022年10月,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相关通知,明确自2023年起,我省高考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选用全国新高考I卷。2023年选考科目仍由我省自主命题。?
3、高校专项***,学生须同时具备三项基本条件,符合2022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并参加我省2022年夏季高考,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招生高校可在此基础上提出其他报考要求并在招生简章中明确,确保优惠政策惠及农村学生。
事关高考教育部重要部署
事关高考!教育部重要部署
近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召开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会,教育部长对2023年高考工作作出部署,强调把防范手机***作为今年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
教育部长: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
根据教育部消息,当天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田玉龙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保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负责人和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有关工作进行了部署。
怀进鹏强调,今年的高考是党的二十大后举办的首次高考,是实行******感染疫情“乙类乙管”新形势下的首次高考,做好今年高考工作意义重大。要扛起政治责任,全力以赴实现“平安高考”目标任务。
一要强化底线思维,全力保障试题试卷安全,严格考务规范操作,统筹做好考试防疫等工作,进一步织密考试组织的“防护网”。
二要强化综合治理,把防范手机***作为今年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让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进一步守住考场安全的“主阵地”。
三要强化统筹协调,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深化考试内容改革,统筹推进相关专项改革,进一步打好高考改革的“攻坚战”。
四要强化应急处突,敢于担当作为,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数字化指挥,进一步筑牢抵御风险的“防火墙”。
五要强化宣传服务,继续开展“高考护航行动”,解决好考生“急难愁盼”,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加大各类涉考涉招培训机构治理,传递以生为本的“正能量”。
多地报考人数呈增加趋势 调整疫情防控政策
2023年高考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 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省级统考和高校的招生考试时间,分别由各省级招委会和高校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确定并发布。
此前,教育部曾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持续促进高校招生入学机会公平。通知还要求,严查空挂学籍、人籍分离、虚***学籍等违规情况,严厉打击“高考***”。
近期,多地陆续公布今年高考报考情况,多地报名人数增加,一些地方还创下历史新高。例如,今年湖南高考报名人数为68万,比去年增加了2.5万人,报考人数创历史新高。江西有近54万名考生参加今年6月的普通高考,报名人数持续上升。
此外,广州市共有58238人报名参加普通高考6月份文化课考试,比2022年增加1355人。海口市考生共20058人,比2022年增加2533人,首次突破2万考生规模,创历史新高。
多地还对2023年高考录取工作进行部署,如四川出炉2023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录取七条新规,其中提到,2023年实现录取名册电子化,不再打印、寄发纸质名册。
对于疫情防控政策也有所调整。该新规提到,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优化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及时完善组考防疫方案。同时要求各地设置备用考场,配备备用工作人员,应对突***况,确保“应考尽考”。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到,针对高考期间部分地区可能发生的疫情传播以及高温、雷电、洪水等自然灾害,组织开展应急演练,依法依规及时妥善处置突发***。
新高考时间2023
2023年新高考时间为6月7日至9日或10日举行全国统考。
据教育部***:2023高考开始时间是6月7日(星期三),各省市2023年高考招生工作规定大约会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发布,届时请以各省市最新公布的规定为准。一般来说,每年传统高考省份高考时间共计两天,6月7日和8日,而部分实行高考改革的省份,高考时间科目安排略有不同,比如广东、福建等多个新高考省份高考时间为6月7日-9日,持续三天,而浙江、山东等省份高考时间从6月7日开始一直到10日才结束,持续四天。
高考注意事项有哪些:
进考场前要怎么调节心理:
在进入考试场之前,最好不要和同学有过多的接触,以免其中有人把紧张的情绪传染给你,在考试考试前半个小时左右可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
第一门考砸了怎么调整状态:
高考的考试科目是统一的,如果第一科是你的弱项,或者是没有考好,不要焦虑,也不要有压力,你要这样想,最不擅长的科目已经考完了,不需要担心下面的科目了。考完之后不要和同学对答案,那样会影响情绪,对下一科考试有不好的影响,要稳定情绪,调整状态,为下一科考试做准备。
教育部2023年高考政策
教育部2023年高考政策如下:
《通知》重点强调了五方面工作要求。
一是全力保障考试组织安全平稳。全面落实考试安全责任,完善各类突发***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加强部门协作机制,开展手机***专项治理,强化考试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有关优化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统筹做好考试防疫工作。
二是持续促进高校招生入学机会公平。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工作。严格开展报名资格审核,严厉打击“高考***”。
三是稳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推动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入实施强基***试点工作,优化招生程序,严格选拔标准,加强招生培养联动。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推进职普融通、协调发展。
四是切实加强招生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招生***和招生政策规定,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招生信息安全管理,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涉考培训机构治理,加大违规招生查处力度。
五是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宣传服务。加强招生宣传规范管理,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温馨提示等服务工作。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取多种形式为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高考护航行动”,加强治安、交通、卫生防疫、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综合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