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分数线和院校投档线到底是什么填报志愿实在是太太太难了
这周开始各地高考成绩就要陆续公布了意味着志愿填报即将开始!
之前有粉丝给我们留言:录取分数线和院校投档线有什么区别?
别急,今天就来给大家把这些专业名词讲明白趁着填报志愿还没开始!
录取分数线
分数线即录取分数线、省控线、填报志愿的资格线,是指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或招办)根据高校招生***、考生人数、成绩分布,按照一定比例所确定的高校录取最低分数。
一般按批次划分,如提前批次、本科批次等。低于这个分数的考生不得填报志愿,高校也不得录取。分数线是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中最关注的内容。分数线直观地反映了院校往年的录取情况,是当年院校、专业录取考生层次的基本反映。
院校投档线
根据考生志愿填报的分布情况,按照志愿院校规定的比例确定向志愿高校投递考生电子档案的最低分数,这个分数就叫投档线,相对于院校来说又叫提档线,又称调档线、进档线。
值得注意的是,考生高考成绩达到了相应批次录取分数线是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未必达到院校的提档线,如果达不到,电子档案不能投放,就参加不了该院校的录取。由于每个院校所报考生的人数不同、考生分数分布不同,投档线也就各不相同。
极差&线差
级差:分为“志愿级差”和“专业级差”,是指高校在录取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考生时,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分数差。一般情况下,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的最低控制线要比录取第一志愿考生的分数高出几分至几十分不等。不过现在部分院校及专业已取消级差录取规则,详细请以各院校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如:某高校规定的专业级差为1分,考生成绩为580分,但第一专业志愿不能满足时,将考生成绩减去1分,为579分考虑第二专业志愿,并依次类推。
线差:也称“分差”,是考生自身成绩、高校录取成绩与批次控制线的差额,可分为批次线差、院校录取线差、专业录取线差等。
高考位次
位次是指考生的高考总分在本省市某科类全体考生中的排名顺序,考生可通过“一分段表”查看。考生的位次如果高于一所学校历年录取最低分的位次(位次数字越小则位次越高),则意味着这位考生报考这所学校被投档录取的可能性很大。
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
热门问题解答
Q:平行志愿的投档过程是什么样的?
A: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即对同一批次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本科平行投档时根据考生所填报志愿院校顺序,投档到排序在前且有***余额的高校。
Q:平行志愿中,如果没有达到A校投档线,影响后面其他高校的投档录取吗?
A:不影响。平行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原则进行投档。投档时,批次线上考生先按分数大排队,然后由计算机逐一检索考生志愿,如果符合A校投档条件且A校有***余额时,则投档到A校;如果不符合A校的投档条件,则检索B校,若符合投档条件且B校有***余额时,则投档到B校,若不符合,则继续检索,直至考生所填志愿高校检索完毕。因此,如果没有达到A校投档线,不影响继续检索其他志愿高校投档。
Q:如果某校将我退档,会说明原因吗?
A:高校录取过程,对不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退档,会说明退档原因,由你省招办负责审核退档原因是否成立。
Q:什么是征集志愿?
A:征集(征询)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
除了以上的这些专业名词,每年填报志愿都有很多问题,考生和家长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来评论区留言~~
投档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和录取线有什么区别
我们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都会接触到投档分数线这个专业术语,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投档分数线与录取线有什么区别?下面我为大家解答一下,供参考!
什么是投档分数线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投档分数线科或理科)招生***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各地招办在投档过程中,将填报了该校志愿且成绩在批次线上的考生档案,按招投总分(含政策照顾分,下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院校招生***的一定比例进行投档。通常情况下,调档线往往高于录控线;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院校,其调档线等于录控线。考生的档案能不能投给学校,最关键取决于招投总分是否达到了调档线。
但投档成功并不意味着录取,高校会逐一审阅这些学生的档案,如有不满意(例如体检结果不符合要求,有处分记录等)的则会将其档案退回,这样依然没有录取。
投档线和录取线的区别 1、录取线即招生院校按***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者是分专业最低分数线。而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数的一定比例(1:1.0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2、投档线不是事先公布的,而是在对院校投档完成后自然形成的。录取线也不是事先公布的,而是在高校完成录取后产生的。目前是按照招生***数的1.2倍投档,所以录取线应该是稍高于投档线的。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30人,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有80人,省招办按招生***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调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3、投档录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个考生投档的过程(投档过程在招生网上被称为“轨迹信息”或者“档案状态”)都可以在阳光工程网站上查到。档案状态一般有七种: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录取待审、录取。
投档线是什么意思 和录取线有什么不同
在准备高考填报志愿时,很多考生对投档线一词比较陌生,那么投档线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投档线是什么意思 和录取线有什么不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投档线是什么意思
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投档又称调档,各地的招办根据考生分数和各大学在该地调档比例把考生档案投放给招生学校,大学招办开始调阅考生档案,即提档,对考生资格和体检档案进行审核,然后确定录取分数线。一般各个大学都有一个调档比例。
投档线和录取线有什么不同
最低投档分数线:根据全市考生中考成绩频数分布和各类学校的招生***,市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各类学校在投档中的最低控制分数线,就是各类学校的“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学校录取分数线:不同于“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它不是预先划定的,而是由市、区招***根据事先公布的招生***、投档办法和原则,按照考生填报的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投档自然形成的。
当然有时候部分学校会出现报不满的情况,会出现征集志愿投档线,这个时候如果报考人数多,也许会出现征集志愿投档线高于第一次投档线,如果某学校依然报考人数少,投档线就可能再次降低。
高考投档是什么意思?高考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的区别
高考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不是同一个意思,想必有些小伙伴们混淆了两者的概念,那么高考投档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高考投档线和录取分数线的区别表现在哪里?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一、高考投档线是什么意思
投档线的全称是招生院校投档分数线,是省级招生部门在投档过程中,根据招生学校当年招生***的一定比例,按照填报该校志愿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形成的,是省级招生部门给各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的最低成绩标准。通常情况下,投档线会高于录取线,最低也要等于录取线。一个考生在升学志愿中选择了某高校,能不能被录取,首先取决于他的成绩是不是达到了这所学校的投档线。
二、投档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有什么区别
1、性质不同1)、录取线:录取线一般指高考录取分数线(全国高考省控线、批次线),高考录取分数线,又叫省控线、批次线,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录取分数线,即考生想要上某个批次大学必须通过的一条分数线。
2)、投档线:投档线一般指投档分数线。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2、分类不同
1)、录取线:一般来讲高考录取分为本科线;专科线。每年高考各地的录取线都不相同,主要是由当年的招生***和报考人数以及当年的高考试题难易程度来决定。各学校根据自身的投档人数和***招生人数划定本校最低录取分数线。
2)、投档线:投档录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每个考生投档的过程(投档过程在招生网上被称为轨迹信息或者档案状态)都可以在阳光工程上查到。档案状态一般有七种:自由可投、已经投档、院校在阅、预录取、预退档、录取待审、录取。
三、投档了就会被录取吗
已投档不等于录取。按照志愿填报录取规则,已投档是表示省招办已将档案投给了院校,但院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一般学校会按照一定比例录取投档人数,也就是说大概率会录取,也有一定概率不被录取。一般情况下,高考正式投档后3-5天就可以查询到录取结果了。高考录取没有统一的录取结果查询时间,不同省份,不同批次录取时间都不一样。不同院校的录取进程也有快慢的问题,很难准确的说哪一天能够查询到录取结果。
投档线和录取线有什么区别
投档线和录取线有什么区别呢,同学们清楚吗,不清楚的话,快来我这里瞧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投档线和录取线有什么区别”,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投档线和录取线有什么区别 投档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的不同点在于录取线是院校录取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而投档线是院校投档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
我们进入某所大学的重要资格线,叫什么呢?是叫投档线还是录取分数线呢?相信很多家长和考生都会异口同声地答“录取分数线”,其实不然。正确来说是“投档线”。
官方定义是这样的:
投档线:院校投档分数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数的一定比例,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
投档比例
为了招收到最优质、最适合的学生,也为了保证录取的圆满完成,90%的高校在调取学生档案时,都会超出***数来超额调阅,这时候实际调阅数与***数之比就是投档比例。
一般一所学校的投档比例为1:1.2,意思是,某院校***招100个人,就会调取120份考生档案,之后按照筛选退掉后面多余的20个人档案。
提醒:
一般我们会建议考生填报投档比例为1:1~1:1.05之间的高校,这样退档比例小。不过,随着国家政策的开放,投档比例的招生方式有其灵活性,规定是表面的一套,私下的操作是另一套的。
学校招生不会无缘无故,退掉一个分数达到要求,健康状况良好,又填了服从调剂的人。就算你是120%里面的那靠后的20%,也会在最后录取你。毕竟,生源就是财源,人家不会放弃一个赚钱的机会的。当然,为了保险起见,考生和家长私下也可以打电话询问招生办,人家会跟你明说。
投档线不等于录取分数线
很多家长和考生会把“投档线”当做“录取分数线”,因为这两种线都可以代表着进入某所大学的资格线。其实,要细分的话,我们还是可以看出这两条线的差别。
再来重温一下这两条线的定义:
录取分数线:即招生院校按***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者是分专业最低分数线。
投档线: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数的一定比例(即投档比例1:1.2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简称投档线。
从定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录取分数线和投档线最相同的地方,就是两者都是“最低分数线”。
不同点在于一个是院校录取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而另一个投档线是院校投档完成后形成的最低分数线。
就拿我们在第一点中例举的例子来说,一本A高校理工类***30人,省招办按招生***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投档线。
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这其中被录取的30人中,排名第30位的考生的分数即为录取分数线。
所以,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会明白投档线是进入院校的重要资格线,而录取分数线才是最终决定考生是否被院校录取的生死线。
投档线自然形成
每年在5月份、6月份的时候,有不少的机构或高考平台会独家发布“某某高校的投档线”来吸引家长和考生的目光,获取流量。
在这里,慎重告诫2019届、2020届考生“投档线是高校调取考生档案之后,自然形成的一条最低分数线,故而,只要院校投档或录取过程没有完成,投档线都将不会率先出现”。就好像,风过后,沙漠才会现出一条条有规律的纹路。
所以,2019届、2020的考生和家长不要轻信网络上的投档线预测,最好的方法还是参照前5年的院校投档线,并求取平均值,这样才能估算出一个今年合理的投档线数值。
不过,投档线还受招生***、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当年专业冷热度等因素影响,部分院校投档线会有较大幅度波动,还请谨慎参考。
投档线
投档线也叫院校调档线或校线。
院校在该批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根据当年本校公布的调档比例、考生报考人数、考生分数和本校在该省市的招生***确定。
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调档线,同一院校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省份的调档线都不相同。其中已录取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成绩就是该校当年在该省的投档线即校线。
省控线
省控线即常说的录取分数线,是指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门(省教育考试院或招办)根据高校招生***、考生人数、成绩分布,按照一定比例所确定的高校录取最低分数。
一般按批次划分,如一本分数线、二本分数线、三本分数线、专科分数线。低于这个分数的考生不得填报志愿,高校也不得录取,因此被称为省控线。
投档线与省控线的关系是,考生高考成绩总分达到了省控线(分数线),具备了填报志愿的资格,但填报的志愿未必达到某志愿院校的调档线。由于每个院校所报考生的人数多少不同、考生分数分布不同,投档线也就各不相同。
录取线
录取线通常所说的院校“录取线”是招生院校在某省(市、区)一个批次录取结束后,按文史、理工类所录取考生中,录取最低分的考生所形成的分数线(特殊情况除外)。
那么,录取线和提档线有什么区别呢?
提档线是被提档考生中最后一名的分数,而录取分数线则是院校完成录取后,录取考生中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
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由于提档比例最大可达到120%,提档人数肯定大于录取人数,因此录取线通常不会低于提档线,第二种情况是,当第一志愿考生数不能满足学校的招生***数时,则提档线即为该校的录取线。
拓展阅读:提档线是什么意思 最低分数线
提档线,即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与学校最终的录取线并不完全相符。因此,即使考生的成绩达到了提档线,也未必一定能够被取。
提档线即招生院校按照提档比例提取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线,与学校最终的录取线并不完全相符。例如规定本科一,二批院校的一志愿按1:1.2的比例确定提档人数,学校按招生***录取结束后,将把多余的百分之二十考生档案退回省招生考试院。提档的最低分便称为提档线。
例如第一批的某高校理工类***30人,填报该校且成绩在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的有80人,省招办按招生***数的1.2倍(30×1.2)需投档36份;计算机将这80人按招投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排序在第36位考生的招投总分即为该校本批次理工类的调档线。学校经审阅,择优录取其中30人,将不予录取的6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即使考生的成绩达到了提档线,也未必一定能够被取。如果学校未完成招生***则有可能降低提档线录取。
投档最低分数线是什么意思
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
举例说明:
某省内重点大学,***招收100人,而报考该院校且超过相应批次分数线的有200人,该校招生***比例为1:1.2,即需投档120人。从所有报考人数中,按分数高低排序,第120位即位投档分数线,学校从投档的学生中录取100人,多余的20人档案,退回给省招办。
录取线和投档线有什么区别 录取线和投档线分别是什么意思
填报志愿时,我们都会面临投档线和录取线,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投档线的分数是不是就是录取分数线呢?为了避免出错,下面我们就共同来了解下。
投档线是什么意思 是填报院校时,院校提供的最低投档分数线。简单来说,就是只有达到这个分数,才可以填报该院校,但不代表一定会被录取。
投档分数线全称院校投档分数线,也称调档线或提档线。是指以院校为单位,按招生院校同一科类(如文科或理科)招生***数的一定比例(1:1.3以内),在对第一志愿投档过程中自然形成的院校调档最低成绩标准。每一所院校都有自己的投档分数线。
录取线是什么意思 是院校录取完成后,所出现的最低分数线。简单来说,是已经完成录取后,显示的最后一名录取学生的分数,就是录取线。
录取线的全称是普通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即招生院校按***录取完成后的最低分数线或者是分专业最低分数线。
投档线和录取线区别是什么 投档线是录取前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线,录取线是录取后的最后一名考生的分数线。
举个例子:某校收到一共105名考生投档,则第105名的考生最低分,是投档线。最后学校按照***,只招收100名考生,那么这第100名考生的分数,是录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