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爱国”建议高考取消英语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阶级固化
最近,前脚国泰航空的一条毯子,后脚新加坡机场的骂人客服,两起爆出的歧视普通话乘客***,引发了国人的众怒。
国泰航空的机组成员以香港本土人士为主,还有少量外籍,几乎不招大陆人
以至于网上不断有人建议,咱们中国人,不讲洋文,为了爱国,体现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赶紧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
当然,这样的建议,也不是第一次在网上热传了。
甚至,前两年还曾经有位叫做李光宇的人大代表在两会上提出过“高考取消英语”的建议。
李光宇可是个名人,宇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下面几个是他投建的学校,光双语幼儿园就有5家!
这个,你试想一下,如果公立学校对英语重视下降了,那些有条件的家长们会把孩子送去哪里?
可以说,对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能在公立学校里学英语,正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当然,可能有人会反问——
学英语有什么用?菜市场买菜用得着英语?
学物理有什么用?你买菜用得着牛顿定律?
学化学有什么用?你买菜会用化学方程式?
学高数有什么用?你买菜小学数学不够用?
学历史有什么用?买菜又不需要历史意义。
但是,你上学,应该不是光为了长大后买菜吧?
显然,一旦在高考中取消英语,那么,中小学也会及时跟进,不再去怎么用心教了,把原本属于英语教育的***向其他科目倾斜。
这样一来,别的必考科目可能会越来越卷,考试和录取的标准未必就将有所缓解。
而那些有能力的家庭,则会送自己的子女去私立机构接着学英语,继续强调英语的重要性。
毕竟,英语这个东西,虽然你买菜用不着,但无论是在学术圈还是职场上,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即便高考取消英语,你尴尬的英语水平将不会影响你上大学,但你进了大学后,特别是要考研、考博的时候,搞学术科研的时候,你会发现,各种专业术语,阅读的参考资料文献,大多都是英文;在如今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就业和升职的时候,掌握英语优势的人,也总能更容易取得成功。
毕竟,如今的英语,不仅是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更被用作了一种信息媒介。你对它的掌握程度,无关你日常买菜,但是会影响你赚那些买菜的钱。
于是,当在学校里面学不到英语的时候,有效果的英语课就成了一种“付费***”。这将导致,优质教育的成本大幅度上升,简单说也就是——综合算起来,学费更贵了。学英语会将成为有钱人的专利。
时间一长,教育方面的分化,将不可避免地造成阶级固化。
这方面,可以参考美国。
同样都是美国人,一些老百姓连最简单的加减乘除都捋不清,甚至对“口罩里的金属条,可以跟踪控制人的大脑”这样反智言论深信不疑;但这个国家却摘得了超过三分之二的诺贝尔奖,在各方面都做出了诸多遥遥领先世界的东西。
很明显,虽然他们都属于美国人,但那些不识数的,和搞科研的、玩政治金融的,不是一批人。从起点,他们就没有发生过交集。
从小,美国穷人的孩子搞“快乐教育”,中产和富人的孩子却在“苦读”。美国学生们各自接受到的基础教育,就代表着他们未来所处的不同阶层和社会分工。
好了,再说回咱们的英语教育。
在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如果公立学校全面取消英语主课地位,这无疑是为经济条件较弱势家庭出来的孩子,直接关闭了一道大门,不符合教育公平的理念。
这将会导致,家庭实力强的人,英语水平高,容易摘得优质机会,至少没有太大阻碍。
家庭实力弱的人,英语水平差,只能在人海里辛苦厮杀,难以谋得上升渠道。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又会问了,咱们鼓励更高层次的人才学专业性质的英语就可以了,没必要搞全民英语。
但是,你再反过来想想,哪里有不打基础就起高楼的?没有全民英语的基础,就直接杠专业英语,这可能吗?
搞来搞去,不还是堵住了穷孩子“读书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帮助各种英语教育机构赚的盆满钵满。
正如前面说得那样,取消中小学英语主科教育后,没有钱学习英语的穷孩子即便考上了大学,在学业和考研,以及后来的就业中,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很难PK过那些从小就花钱学了英语的人,薪酬议价能力都不一样。
此外,更有什么学习英语是思维的锻炼和积累这些老掉牙的东西,这里就不多赘述了,大家肯定都没少看过。
类似的,还有前几年央视微博的一个调查,曾有7成网友赞成数学退出高考,下边一片叫好声。
对此,有老师一针见血的评价说——“数学就是用来把这7成人筛出去的”。
高考,本身就是一个选拔性考试,它跟九年制义务教育没有可比性。不想学英语,不想学数学,就考不上好大学,这不是挺正常,挺公平合理的吗?
如果什么学科都拿掉了,那靠什么筛选,摇号吗?
即便是恢复到古代的科举制度,它依旧是选拔性的考试。
况且,只考四书五经,学业压力就小了吗?
那只不过是换了另外一种形式的“卷”法而已。
老实说,这种“我不擅长=应该取消”,“我用不上=没有用”的看问题角度,散发着一股子“低幼化”的味道。
按他们这个思路,是不是应该从幼儿园开始拉小朋友去工地学习搬砖,后面应该算是很实用的谋生技能;
或者,按照人类的本能,每个人大概率都注定会爱上一个人、和对方***。所以,从实用角度考虑,生理卫生相关的教育课程必须成为整个中小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总之,有关爱国和不学英语,这两个议题,原本就没啥必然联系,更不存在所谓“二选一”的问题。
就说像国泰航空这样的香港某些服务业对英语的“迷之崇拜”,很大程度上也并非“语言歧视”那么简单。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跪久了”的心态,一种殖民地遗毒的体现。而且,有些人“中毒”还比较深,扶他起来都不愿意,非要继续跪,甚至还跪出了一种莫名的“优越感”。
英语教育,不应该背这个“锅”。
一旦在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中取消英语,大概率,底层要想逆袭,只会更艰难…
这个“英语无用论”和那些“不读大学的都当了总裁”的民间故事一样,你如果对此坚信不疑,很容易就会把自己的路走窄,将职业或学术的天花板拉低。
那个倡导“取消高考英语”,认为英语150分太高的郑强,如今怎样了?
对此,一名叫郑强的教授,就对此抱有坚决态度,他认为:英语分值占比太大,应该取消英语考试或者降低分值。他无法认同英语能和中文相提并论,难道国人不该侧重本土学科的语文吗?郑强说出这番话过后,引来热议。
确实,很多人英语不好,失去了很多机会,但也有很多人就靠着英语拉成绩,如果取消英语的话,对他们并没有好处。如今的郑强,鲜少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了,看来是息事宁人,安安分分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但是他所提出的这一观点,依旧有很大的影响。
?
从初中开始,英语就和语文、数学并列为三大主科。而且英语的分数占比也很高,是远超物化生、政史地的存在。无论是什么学科,都会有偏科的人存在。而作为大主科之一的英语,更是让英语不好的人难过。很多人因为英语不好,总成绩受到了影响,在高考中失去了竞争地位。而自己的语文,更是被英语分去了很多的精力。
? ? ? ? ?
一、取消英语,这是不可取的。英语一直以来就是高考的重要学科,高考延续至今,都没有考虑过要降英语的分值,更别说取消英语考试了。由此看来,学习英语是有它的可取之处的。
? ? ? ? ?
首先,全球化趋势加强,其合作交流越来越频繁了。英语作为传播范围广的语言,自然而然就是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在出国,就算你不会说韩语、日语等等,但是,只要你会说英语,就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这就是英语教育的重要性,能给我们带来交流的便利。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来看,以前的英国是拥有殖民地最多的。这也就导致了英语传播范围较为广泛,也是被作为母语最多的语言。
? ? ? ? ?
美国也是使用英语作为母语。美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影响着全球的发展,如果我国取消学习英语,在多数人都无法出国的情况下,会说英语的人,就会变得很少,不利于我国的发展。
我国的发展起步比较晚,大部分科技都聚焦在外国。我们查阅科研资料等等,都是需要流利的英文来作为***手段的。
? ? ? ? ?
更何况,如果取消英语,就等于大部分人都失去了硬性学习英语的条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其实对于一些偏远地区和条件较差的一些地方的学生,也不是好事情。简单来说,就是公费学英语和自掏腰包学英语的区别。
? ? ? ? ?
就长远的发展来看,家庭条件比较好的,肯定就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学习英语。但其他的地方的孩子呢?就等于完全失去了学习英语的机会了,也就失去了接触到更广阔世界的机会。
? ? ? ? ?
从英语本身来说,它没有语文的内容浩瀚,也没有数学题目的复杂。需要的也就是勤奋和努力罢了。二十六个字母的组合,即使单词千变万化,常用的也就那么几个,日积月累,总会记得的。况且英语的语法,可以分为几大类别用来学习,只要勤加锻炼,做题也会掌握的。
很多困难,其实靠自身就可以去克服。没有人天生下来就什么都懂,肯定是需要后期的学习和努力去巩固自己的学业的。
? ? ? ? ?
二、高考的公平不只体现在分数上。高考是改变命运的手段,这是很多人默许的。但高考的公平,并不是体现在每个人都可以用分数去敲开每一所大学的门。有偏科是正常,当然,综合发展是更好。除了少部分人偏科厉害之外,大部分学科的设置,其实都是在正常人可接受范围之内的。勤能补拙不是没有道理的,最难的就是下决心了。
? ? ? ? ?
数学好的话,那么他的分数会被数学拉上去。同样的,有的人英语好,那他的分数也会被英语拉上去。这也是一种公平,并不能说你自己某个学科不好,就要大张旗鼓地去支持它被取消。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作用,学好数学,能锻炼你的理科思维,学好语文,同样也能锻炼你的文学思维。而学好英语,就能让你掌握一门外语,得到更多交流的机会。
? ? ? ? ?
当然,高考需要不断地改进,以至于它更适合每个人,来更充分的发掘每个人的潜力。就目前高考的形式来看,已经引入了3+2模式,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副科学习,有了更大的自主性,也能更尊重学生的意愿,给出更多机会。
? ? ? ? ?
因此,就以后的趋势来看,英语也不可能被取消。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英语都将作为主科,我国也更需要英语人才来进行对外交涉。就算真的取消了英语高考,确实满足了一些英语不好的人的需求,那又如何去面对那些英语好的人呢?所以,真正的根本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取消英语学习,而是要培养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
? ? ? ? ?
三、郑强教授的说辞很片面。就郑强教授的说辞,不理解英语为什么分值这么大,甚至能够与语文相提并论。他认为自己本土的语言都没有学好,又如何去接受外来文化?对此,只能说这个观点有些片面。
? ? ? ? ?
语文是一门语言,英语是一门语言。不能说作为母语就一定会学好,因为就语文来说,并不是口头上的交流那么简单。就像语文要学古诗词、文言文、写作和阅读理解,并不只是一两句口水话,会用多一点词就能概括的。
? ? ? ? ?
这是一个更专业性的要求,并不能说语文就一定得学好,或者是一定能学好。只能说,作为国人,天生就有一点基础,能更容易看懂题目罢了。
? ? ? ? ?
就像前文说的,语文是一门语言,英语是一门语言,又何必区别看待呢?语文确实很重要,但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也不一定能学好语文。如果把英语取消,把更大的分值分配给语文,就能达到学好语文的目的了吗?不得不说,这样的思想有些片面了。我们并不是盲目的要去学习外来文化,而是把它作为一种工具。
? ? ? ? ?
四、掌握英语必不可少。如果国内的人均英语水平不高,达不到简单交流的状态,未免有点不合适。除了一些小语种,英语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外语之一了。传播既然广泛,学习难度也比较低,那么学习英语,就是比较简单的提高对外交流能力的一种方式。
? ? ? ? ?
我国与全球接轨,如果没有拿得出手的外交沟通能力,我们的实力难免会受到怀疑。所以,就总体形势来看,学习英语不仅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 ? ? ? ?
五、中文和英文不能相互取代。随着我国实力的增长,一些与我国交好的地区,他们已经开始建立起中文课程了,组织学生学习中文。但不管是从历史上还是从发展上来说,中文并不能取代英文。
? ? ? ? ?
首先,中文博大精深,几乎被认定是最难学习的语言之一。并不能做到更广的传播和认同 ,因为很多人就已经被它的学习难度所吓退。
? ? ? ? ?
其次,英文传播发展的历史十分漫长,中文是做不到完全取代英文的。现在的交流,几乎主要都是用英语来交流的。但我相信,随着我国的发展,中文总会达到英文这样的地位。但就目前来说,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学习英语,而不是用取消英语来作为我们逃避的借口。
如何看待有人建议取消高考英语,英语真的可以被取消吗?
英语不可以被取消。就像汉语一样,因为毕竟这是一个走向世界的语言工具,但是高考分数并不需要那么高。我个人认为60-100就可以了。另一方面,我认为应该更加重视基础科学,物理和化学,并应该增加一些权重。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科学技术文献、成果、发明和原始设计理论都是英文的,世界上所有权威的科学期刊都必须用英文发表,世界上所有的国际组织和机构都是用英文,英文是世界上科学和文化交流中最常用的语言。
英语是所有语音语言中最有影响力的语言。虽然我们的汉语古老而美丽,但它是世界上唯一使用的表意语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一个开放、文明、强大的国家,就必须学好英语,掌握英语。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不同意取消英语高考,本身,我英语学得不错,大学六级,毕业后也没有不停地学习英语,看英语材料很方便,辅导孩子也很轻松,孩子也挺佩服我,孩子学得也不错,他也希望英语分,所以我不赞成取消英语高考。
不要走极端。在英语中说它很重要对某些群体来说是很重要的。对于某些群体来说,说它不重要也是不重要的。在我看来,英语可以作为高考的选修科目。例如,如果你申请外国语学院、中国外交学院、普通高校外语系,甚至是985大学的所有专业和211大学的部分专业,英语应该按主要科目计入总分。
其他学校和专业不计入总分。有人说语文数学也没用,是的,考文科、数学分值和难度应该降低; 考科学,语文分数和难度也应该降低。有一年,全国人大代表李光宇建议高考取消英语,中小学英语可以自由选择。世界上最好的学术著作现在首先以英文出版; 即使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程序员,你也必须整天处理只有英文的代码。没有英语基础,我们能在现代社会生存吗?任何想在高考中取消英语考试的人不是愚蠢就是糟糕。这位全国人大代表似乎属于后者——他的公司裕华教育集团经营着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