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简单数学难” 重庆考生这样看高考首日的题型
来源:封面新闻
封面新闻记者喻言实习生甘桐菲
6月7日,2023年高考第一天,经历了三年疫情的毕业生们,会交出怎样的答卷?落地到重庆地区,语文、数学、英语的高考适用卷型为新课标Ⅱ卷,其他科目为重庆卷。“语文作文题”“试卷难度”“题目难点”等成了考试首日热议的话题。
考生走出考场。
首日科目:语文简单、数学难
随着首日考试结束,封面新闻记者从现场考生处了解到,他们感觉今年的考试“语文简单、数学难”。
“语文考试题目总体较为简单,没有太大创新,感觉还没有平时学校的月考难度大。”一位考生开心地说道。
重庆一中考点外的送考家长。
而备受关注的作文题,则是要求考生按照材料写作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考前多开心,考后就有多难受。”对于难度较大的数学科目,不少考生认为,此次数学考题虽然没有去年的难,但是也不简单,“数学考题难点在大题部分,除了几何的题型,其余大题都比较难。”更有考生表示,大题第一题就把自己难住了,算了好久才算出来。
语文考试结束后,考生跑出考场。
“金榜题名”家长定制“战袍”花式送考
考生们在考场中奋笔疾书,家长也没有丝毫放松,不少家长还穿着定制的“战袍”、抱着向日葵花束等,在外候考。
重庆一中考点外,上百名家长围住了大门。一对穿着“特制战袍”——红色上衣,衣服上印有“金榜题名”“鱼跃龙门”“决战高考,为梦想冲刺”字样的送考父母,站在队伍中,格外抢眼。
一家人穿着定制“战袍”为考生送考。
“今天我们一家人都来为哥哥(儿子)送考,身上的特殊装备是妈妈(妻子)一周前就准备好的,共六套,每人每天一套。”陈先生说,除了有上衣外,还有印有“考的都会,蒙的全对”字样的袜子,从头到脚装备齐全。
家长的花式助考“战袍”——印有“蒙的全都对”字样的袜子。
另一位考生家长邱女士,则在考前就买好了孩子心心念念的手机,待6月9日高考结束后,第一时间送到孩子手中。
除了有考生家长外,封面新闻记者在现场还看到一位在妈妈的带领下,特意请***前来感受高考氛围的12岁小朋友。
据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发布数据,2023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33.7万人。除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保送生、体育单招、残疾单招等已录取考生和不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外,应参加高考的考生19.4万人。
在接下来的6月8日和6月9日,考生们还将继续进行物理/历史,外语,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学考试。
考试结束后,考生收到妈妈的花束。
考试结束后,考生收到妈妈送的花束。
抱着向日葵的送考家长。
2013年高考动态:重庆新课改高考元年 语文简单数学难
以下是 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13年高考动态:重庆新课改高考元年 语文简单数学难》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今年是重庆全面推行新课改后的高考第一年,高考语文试卷有哪些变化?数学试卷难度大不大?
昨日,商报记者特邀我市高校对试卷的变化进行解读。据了解,今年的语文和数学考题都很生活化。
语文
***阅读首次进语文考卷
昨日下午,重庆育才中学研究员、高级教师熊少华在接受记者***访时表示,今天语文试题很生活化,与去年相比,今年考点有所增多,阅读材料首次引入了***题材,有的题目甚至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变化1 阅读材料首次选***
“今年的大阅读版块,第一次让***选入考卷,非常新颖。”刚一坐下,熊少华有些兴奋地说:“这是值得关注的一点!”
熊少华分析,今年的语文卷是按照新课程标准五个模块进行命题,本次考试对五个部分都有所体现,尤其是大阅读的选材《枪口下的人格》,分值22分,选取的就是***作为阅读材料。他说,以往重庆卷大阅读的材料都是散文。
变化2 新增探究性试题
与去年相比,今年语文卷的考点也有所变化,以前是26个考点,今年是31个考点。从考试能力来看,原来为五个能力层级,现在为六个能力层级,増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第7、17、18题都是新增的探究性试题,分值达到15分。题型上,今年的语文考试增了一个主观题,减少了一个客观题。
变化3 主观试题没标准答案
此外,某些主观性试题甚至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有理都能得分。这也体现了语文试卷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比如,今年也引入了“中国式过马路”社会热点话题,要求考生结合该话题,拟写“宣传语”,借以劝勉公众珍爱生命、提高文明素养。
变化4 语文“生活化”难度趋稳
今年是我市全面推行新课改后高考的第一年,熊少华表示,这次重庆卷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试卷难易度大致保持稳定。同时,考试的灵活性有所加大,而的特点就是“语文生活化”,题目也更加灵活。
“语文的全部外延等于生活,这就给以后的语文教学提出,应该与生活更加紧密地结合。”熊少华说,对于今后的语文教学来说,这也是一个风向标。
数学
数学理科卷首次增加选做题
家庭收入与储蓄有啥关系?如何利用最少的钱建造的水池?这些都是今年重庆高考数学卷的考题。昨日下午,重庆八中研究员曾昌涛在点评数学卷时表示,今年数学试卷注重文理有别,难易适中、贴近生活。与去年相比,今年理科数学新增了选做题。
文科卷考调查类考题
“今年文理两套试卷均对新课标中的函数与导数等核心内容作了重点考查,新增内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曾昌涛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数学考题也越来越“生活化”。
比如文科卷17题是一个调查类考题,需要考生分析家庭收入与储蓄之间的相关性,20题则是一个水池建造问题,如何利用最少的钱建造的水池。另外,理科卷18题的“摸球”算概率,其背景与商场有关,比较生活化。
理科卷首次增加选做题
每年解答题都是拉分大题,与去年相比,今年理科卷解答题题目位置和内容都稍有变化,知识考查个数增多,难度略比去年大。文科题目个数不变,难度大致与去年相当。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理科22题比较新颖,与往年命题风格完全不同。
此外,今年理科卷还首次增加了选做题。考生可从三道题中任选两道完成,题目以填空题形式出现,难度不大。
考生感受
普遍反映语文题较温和 数学题让不少人皱眉
商报记者 秦健实习生 何烁斓
重庆商报讯 昨天,我市21.9万考生迎来新课改后的第一次高考。高考首日,考生普遍反映语文试题较温和,下午的数学试题则让不少考生皱起了眉头。
语文题量大 时间有点紧
“时间好紧哦,我阅读题的答案都还没来得及写上去!”上午11点30分,语文考试结束了,82中的女生小周一走出考场,就忍不住向同学小张诉苦。小张说,整套语文试题虽然感觉温和,但需要作答的题量有点大。该校女生小何对此也有同感,“时间上有点不够。”
“中国式过马路”出现在昨日的语文试题中,让同学们针对这种现象,写两句用于提醒的警示语。由于平时对此关注比较多,同学们都答得比较轻松。作文题则让同学们觉得比较容易上手。
数学计算量增大 压轴题很难
“明显感觉计算量增大了,有一道应用题需要我们在题中总结出一个导数再来计算它,这样的题型以前很少碰到。”田家炳中学的付同学是一名文科考生,他说,虽较吃力但也做完了所有题目。
杨家坪中学的吴同学说,比起平时的考试感觉难度稍微大了一点,题型也很有新意,相对于计算的基本功,理解题目的灵活度显得更重要。“最难的是一道关于导数的应用题,这样的题型没有怎么见到过,我花了很多时间在上面。”
理科数学也不简单。在育才中学参考的杨希童同学觉得很难,选择题、大题的最后一题都没做出来,让人皱眉。而在这里参加考试的考生马珲直摇头说,一开始就觉得计算量大,但是做题的思路还是想得到,选择题还是比较简单,最后压轴题正常性地有难度。
老师支招
试题更灵活
题海战术不适用了
针对考生的反应,育才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长范美卿老师说,今年高考数学理科试题,总体感觉是有一定难度,的特点在填空题中出现选做题,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灵活选择拿手的题目完成,突出了选择性。试题的压轴题难度大,更偏重于课外及学生综合能力考查,能完成的学生是极少数。
“今年理科试题除了对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考查外,特别突出了新课程改革要求的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因此对我们在以后课堂教学的指向明确,原来的题海战术不一定能适应现在的高考了,而平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会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范老师说。
高考首日难度
高考首日数学难吗:高考数学试卷难度中等偏上,数学基础好的考生,也觉得今年高考数学难度偏高。
2023年高考时间为2023年6月7日。截至2022年11月26日为止,距离2023年高考还有189天。
其中传统高考地区各科目高考时间安排可能如下。
6月7日9:00-11:30语文考试,6月7日15:00-17:00数学考试。
6月8日9:00-11:30文综/理综,6月8日15:00-17:00外语考试。
3+1+2新高考地区高考各科目时间安排可能如下。
6月7日9:00-11:30语文考试,6月7日15:00-17:00数学考试。
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8日15:00-17:00外语考试。
6月9日8:30-9:45化学考试,6月9日11:00-12:15地理考试。
6月9日14:30-15:45政治考试,6月9日17:00-18:15生物考试。
高考前注意事项有哪些:
首先,高考不要穿深色或色彩鲜艳的衣服。更轻松舒适。
深色的衣服容易引起抑郁,鲜艳的衣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高考时不需要图吉利穿红色和紫色的衣服,而是穿灰色、白色、浅蓝色等日常颜色。尽量做以棉质为主的衣服,轻松舒适就可以了。
第二,高考尽量少戴金属首饰。
进入考场前,老师会用金属探测仪检查考生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女生要特别注意。高考当天尽量穿棉质内衣,避免进入高考考场时的尴尬。
第三,高考要提前规划好考试路线,避免堵车。
高考考生多,容易堵车。考前选择两条去考场的路线,计算好要用多长时间,避免迟到。
第四,用透明水杯取水。
一次考试150分钟,两个半小时答题。高考考生不可避免的需要喝水。高考不允许带饮料。如果带水,应该用透明水杯,或者买透明瓶的饮料。
第一天高考试卷难易度引争议,对此你怎么看?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而不是扫盲性考试。
对于考生来说,付出的多少决定了最终考试成绩的高低。不管在哪一年,坊间总存在着吐槽高考题目的声音。比如2019年国三的云,国一的断臂的维纳斯还有2020年的金字塔,天坛地砖等等。虽然这些可能只是网上的类似段子一样的吐槽,但是这也从一个方面反应出了一部分人认为这些题很难,而另一部分人认为不过小菜一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选拔性?。
事实上,依我的观点来看,这些题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在知识的基础上附以日常化的生活气息而看上去有点变动,本质上还是很简单的。比如先前说的国三的云只是以极坐标为基础,天坛地砖则是等差数列。如此如此,无论高考如何如何变化,它总是以课本上的知识为基础而演变。这甚至不仅仅说的是这些只在表达形式上变化的题,更有甚者是像解析几何,函数等选择题,大题,难题。
要想在高考上做出一番成果,首先是基础的夯实程度??我给你一个定理,你能说出它是由哪条定义推导出来的,又是怎么推出来的,你通过这个定理又可不可以联想到其它知识。这就是基础知识的高下。其次是对知识的变通能力。知识是死的,人是活的,人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如何运用知识。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知道爬楼梯需要克服重力做功,我们又知道爬楼梯到一定的高度,如果速度不同,那么我们的疲惫程度也不同。那我们的疲惫程度与什么有关?肯定不是功,因为做的功相同,那么排除功的因素考虑时间,得出疲惫程度与时间有关,时间越小,我们越疲惫,故可得疲惫程度与功率正相关。得出这个结论之后我们便可以引申到机器制造等方面,要测试一个机器工作的阈值,我们需要考虑功率而不是做功的多少。
高考首日考啥
2023年高考第一天考试的科目是语文和数学。下面将从高考科目设置、考试难度、备考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一、高考科目设置
高考科目设置通常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九个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是必考科目。
二、考试难度
1、语文考试,语文考试通常包括阅读理解、作文、短文改错、完形填空等多个部分。在备考时,考生需要注重积累常用词汇及句型,多读名著,提高阅读能力,还要注意写作技巧及规范性。
2、数学考试,数学考试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应用、计算题和证明题等多个部分。在备考时,考生需要掌握数学基本公式,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方法,注意分析问题和解题思路,切忌粗心大意。
三、备考方法
1、制订***,在备考时,考生可以制订详细的复习***,合理分配时间,并通过练习题和模拟考试来检验学习效果。
2、打牢基础,语文和数学是高考的必考科目,因此考生要重点复习语文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公式,这对后面的高考科目也有很大的帮助。
3、做练习题,做高考模拟试卷和历年高考真题对于备考非常有帮助,可以让考生熟悉考题类型,掌握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4、心态调整,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克服紧张情绪。同时注意休息,多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身心健康,更好地应对考试。
5、总之,高考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备考时要认真对待、有***地复习。同时,在考试时保持冷静、认真答题,相信自己可以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