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阅卷结束数学平均分数或打破03年金身葛军的68分记录不保
随着中考考试的陆续开始,今年各省的高考考试阅卷工作也基本结束,进入了最后的汇总和核验环节,由于今年绝大部分考生都反映新高考全国I卷难度偏高,因此很多人都非常关注今年数学试卷的评卷分。
现在各省的阅卷工作已经基本完成,从全国新高考I卷的反馈来看,全国2003年的数学最低分的金身,或许将会被成功击碎,其中广东省、河南省的预计平均分可能会在50分到60分以上,而江苏省或许会在70分左右。
虽然目前有人传有位南通的学生,考出了146分的高分,但是目前该消息仅仅只是小道消息,并没有具体核实,而各地的平均分,让人们看到了打破2003年最低分的希望。
68分的金身或将被打破
2003年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记忆非常的深刻,由南师大教授葛军为主要负责人出题的数学高考试卷,被称为本世纪以来最难高考试卷,直接创下了20多年来的数学最低平均分,仅仅只有68分,而此后再没有出过如此低的分数。
其实对于2003年的数学考题困难,主要原因是由于当时高考考题出现疑似泄露的问题,因此使用了备用考题,这才使得考题难度直线上升,而葛大爷之名也是一时被众人熟知。
而今年的高考数学考题的负责人,与葛军一样,都是来自南师大的教授,而且从考生的情况和很多老师考后的测试中,不难发现今年的高考数学考题比2003年的难度要更加的高,这或许就意味着68分的最低分或许会真正被打破。
在今年的高考考试结束之后,由于很多学生都纷纷吐槽今年的数学考题困难,很多老师都纷纷亲自上手,甚至部分名校的教授都现身开始亲自做题,最后很多老师和教授做完之后,感觉整个人都开始不好。
网友议论考题超纲
对于今年的高考数学考题,在考试结束之后,很多网友纷纷表示今年的高考考题有些严重超纲,学生们学习了三年的知识根本没有涉及,可以说是三年白学,所出的考题全部都不是课本上存在的。
而对于这个说法,很多知名教授纷纷出面做出解释,并非是考题超纲,今年的高考数学考题虽然确实比较困难,但是并没有出现超纲的情况,而是考题的根本发生了变化,更多的考验学生的思维能力。
今年的高考数学考题,主要目的是想要培养更加综合性思维活跃的学生,所以才会加大高考数学考题的难度,而且不仅仅是今年,未来的高考数学考题内容大致上依旧会向着这个方向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随着教育的不断变革,现在国家更加看重综合型人才,以往的填鸭式教育依旧被摒弃,学生全面化发展是国家希望看到的结果,不仅仅是希望学生们在学习方面不要墨守成规,更多的是希望学生们能够跳出原本的思维。
考题困难会不会影响学生升学
很多人在发现高考数学考题严重困难的情况下,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此困难的考题是否会对学生们的升学造成影响,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高考考试看的是学生的成绩排名,而不单单是成绩多少。
考题的困难对于所有学生来说都是一样的,即便是考题非常的困难,学习好的学生综合成绩依旧会名列前茅,而学习差的学生成绩依旧会垫底,对于学生的升学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不过也有很多网友表示,本身数学就是拉分最严重的一个科目,现在数学考题极其严重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学生们拉不开分数,或者让原本擅长数学的学生出现成绩不理想的情况。
其实这种情况难以避免,不过对于擅长数学的学生来说,即便是考题变得困难,但是依旧能够取得不错的分数,虽然可能想要拉其他学生几十分会比较困难,但是十几分还是没有问题的,在高考这个一分都尤为重要的考试中,依旧存在着优势。
其实今年的考题困难,对于考生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大,比较成绩好的学生终归是好学生,即便是数学无法拉开成绩,在其他科目上也能够找回优势,而差生不管考题是否困难,他们都很难拿到理想的分数,所以对于学生们的升学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葛军出的数学高考题平均分多少
葛军出的数学高考题平均分只有68分。
葛军,1964年10月生,江苏如东人,数学教育专家,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葛军于1985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后留校任教,历任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2003年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2004年、2007年、2008年、2010年先后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科命题工作;
2012年起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2014年9月出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开学典礼并致辞;2016年6月参加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毕业典礼;2018年6月出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8届毕业典礼;
9月参加学校2018—201***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并致辞;2019年9月参加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
2021年6月出席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青春是美丽的”高三毕业典礼;2022年11月参加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校120周年发展大会。?
葛军主要从事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葛军是哪一年参加高考的数学命题工作
葛军出了2004年、2007年、2008 年、2010年4个年度的试卷。葛军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曾参与过2004年、2007年、2008 年、2010年4个年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学科的命题,其中2010年任江苏高考数学卷命题组的副组长。主要从事竞赛数学、解题理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网络课程、学校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扩展资料:
被广大网友吐槽的疑似命题人葛军迅速走红,简历也随即曝光,与他相关的段子在网上层出不穷。据网上简历,葛军,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网称“数学帝”。历任2003年和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科命题人之一。2010年,葛军为江苏高考副组长,和同为南通人的姚天行出了“史上最难的2010江苏高考数学卷”。考试后,两篇名为《2010,江苏数学帝葛军,一个人秒杀江苏52万考生》和《数学帝葛军,你做人太数学了》的帖子在网上迅速走红。参考资料来源:
葛大爷是谁啊
葛大爷是葛军。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葛军又被称为葛大爷,网称"数学帝",曾经的江苏高考出题人,因为出题难而另广大考生闻风丧胆。即使不再为高考命题人,在高考江湖上依旧是不老的***。
葛大爷其曾参与过2003年、2007年、2008 年、2010年4个年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数学学科的命题,其中2010年任江苏高考数学卷命题组的副组长。
葛大爷的威力
1、2003年,葛军参与江苏高考数学命题工作,江苏数学全省平均分68分(满分150分) 。(2003年的数学题被考生亲切的称为有史以来最难的数学试卷,考完所有考生都是跪着出的考场! )
2、2010年,葛军参与江苏高考数学命题工作,学生反映颇具难度。当年江苏数学平均分83.5分(总分160分)。
3、2012年,葛军参与全国新课标数学命题工作,学生反映颇具难度、区分度,多省考区家长与考生十分不满,数学帝迅速网络走红。该年河南省理科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较往年大幅度降低50分左右。
4、2013年,葛军参与安徽省高考数学命题工作,理科均分只有55分左右(满分150分) ,导致安徽省一本分数线较2012年狂降54分。
“数学帝”葛军出的题有多难?
在很久以前葛军就已经很火了,那么葛军出的题到底有多难呢?葛军有什么好的数学学习方法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数学帝”葛军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葛军是谁? 葛军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网称“数学帝”,曾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校长,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现任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江苏省数学会普委会副主任,《数学通讯》杂志通讯编委,江苏省珠算协会理事,南京数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竞赛数学、解题理论、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网络课程、学校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论文60多篇,参编教材与著作30多部,其中主编《新编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辅导(高中)》、《奥数教程(初三)》、《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启蒙》,编著《初等数学研究教程》、《数学教学论与数学教学改革》、《高中数学教材(部分)》等。
葛军出的试卷究竟有多难? 2003年,葛军参与江苏高考数学命题工作,江苏数学全省平均分68分(满分150分) 。2010年,葛军参与江苏高考数学命题工作。当年江苏数学平均分83.5分(总分160分)。2013年,葛军参与安徽高考数学命题工作,理科平均分只有55分左右(满分150分),导致安徽省一本分数线较2012年狂降54分。”
葛军说,他只参与过4个年度的江苏省高考数学卷的命题,葛军说,2003年的全国高考数学卷“的确很难”,甚至被评论达到了建国后恢复高考以来的峰值,同时开创了高难度数学卷的先河。
葛军谈数学学习及解题方法 葛军说高中数学的关键就是,熟练三样基本宝贝。他将高中数学的方法归纳成三个形象的比喻——一把剑、一个A、一面镜,串起整个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葛军将坐标轴的地位比喻成武侠***中的倚天剑。“坐标系把几何问题全部能转化成代数问题。”“一个A”即数学中“A”在处处,可以是数,如有理数、实数、复数;可以是式,如有理式、无理式、函数式;可以是圆、椭圆、抛物线等等。“一面镜”即数学中的三维概念,对镜自问,养成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葛军说,很多学生现在更加在乎每一道题目怎样做,每一个答案是不是正确,而不是去思考用一个方法去解决一类题目。“有一年江苏的高考数学出了一道初中知识点的题目,考的是一元二次方程,那道题目的分值是4分,全省平均分只有0.4分,本来是最基础的题目,换了个角度,学生的熟练度不够就不会做了。”葛军认为,学生回归教材扎扎实实做好一道例题比做一大堆教辅材料里的题目有用的多,关键是做透,可以举一反三。
数学高考时最后的题目总是拉分的题目,很多孩子觉得难,葛军说,放在最后的题目不一定复杂,做不出来的原因是考生掌握基本知识的高度不够,第一遍审题没有看懂,首先心态上就失败了。葛军给出解题“333工程”:读写三遍、熟用三招、坚守三问。“大家可以试一试,简单的题目你抄写三遍,也会突然有新的发现,当考试中遇到一道似乎很难的题目时,先不要着急,在草稿上把原题抄写三遍,肯定会有新的思路和顿悟。”数学解题中三问也非常重要,即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用?“每学必三问,课堂注意力容易集中,课堂效率自然提高,努力探索而自学自然学得快。”葛军特别提醒,教材永远是拐杖,把书上的题目做两遍甚至三遍非常重要。